三、新材料

43、特种功能材料

特种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及其相互转化功能,并被用于非结构目的的新型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超导材料,功能陶瓷、功能薄膜、人工晶体和金刚石等信息材料,气敏、湿敏、磁性液体、巨应力及巨磁阻抗等传感材料,氢的制备及分离、储氢合金和储氢容器、太阳能电池、高性能二次锂电池和新型电容器等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液相分离膜材料,烯烃等聚合物及清洁生产所需催化材料。

44、环境友好材料

环境友好材料是在原料采集、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生循环利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的特点,而且从材料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寿命过程,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多功能材料,可循环回收材料,低毒少害材料(如废弃物再资源化制造新材料),环保型可降解塑料,建筑与海洋防护用环保涂料等。

45、稀土材料

稀土是信息、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已形成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纯度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单质的分离、提取技术,高性能纳米晶软磁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粉体,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转换膜,超大磁致伸缩材料,高性能稀土镁合金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

46、复合材料

由于异质复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化、较低的成本及应用范围广泛,提高了传统材料的发展潜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铝-钢、钛-钢、铜-钢、铝-钛、铜-铝等双金属材料,金属基非金属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金属复合材料等。

47、工程塑料及新型催化剂

工程塑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电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对增强性能、减轻重量及降低能耗等具有重要意义。高性能化改善了通用塑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氟塑料成形加工技术,聚烯烃催化剂、高效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及原位聚合聚烯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交联聚乙烯材料和电器用合成树脂材料,万吨级酯交换法PC塑料、千吨级PA11塑料、万吨级通信和电力电缆用及油气输送用聚烯烃管材生产技术及设备。

48、高性能密封材料

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其技术水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机的配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振、制动系统用密封材料,大型成套设备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高温、高压机械用密封件,石油化学工业用高速透平压缩机的非接触气膜密封件,金属磁流体动密封件等。

49、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因其纳米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是目前新材料发展的热点之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

50、膜材料及组件

膜材料及组件在能源、电子、石化、轻工、医药、环保和有色金属工业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微膜和透析膜市场最大,气体分离膜已达到工业化规模,渗透汽化膜、无机膜和纳滤膜和用于传感器件的纳米结构敏感膜及复合敏感膜等正在迅速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均相系列荷电膜及装备,聚烯烃类微滤膜及应用,纳米结构敏感膜,液体脱气膜、装置及应用,氯碱用膜材料。

51、镁、铝、钛合金材料

镁、铝、钛合金材料因其超轻、高比强度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汽车、高速列车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特别是作为便携式小型电器的关键结构材料,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高强度、高韧性变形铝合金,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镁及镁合金的液态铸轧技术,镁、铝、钛合金系列化产品(线、板、带、薄板、铸件、断件、异形材等)的加工与焊接技术,后加工成形技术和着色、防腐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

52、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

我国既是钢铁材料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同时又是钢铁材料世界第一进口大国,面临进一步扩展的市场需求,必须解决冶金资源匮乏的问题及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钢依赖进口的问题。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取代传统钢铁材料,减少钢铁消耗,提高产品竞争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超细组织钢铁材料的热加工、先进微合金化、高均质(全等轴晶)连铸坯、高洁净钢的冶炼工艺,高强度耐热合金钢及铸锻工艺和焊接技术,新一代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等。

53、新型选矿设备及药剂

我国选矿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在大型化和自动控制方面差距更大。近年来经过科技攻关,已开发出适合我国矿石性能和生产条件的成套设备和一些高效、低毒的新型药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用于大型金属矿山(铜矿、铁矿)和难处理矿(铝土矿、钨矿、锡矿、钛矿及低品位氧化锌矿等)的成套选矿设备(包括高效节能的粗碎、细碎、浮选、磁选和大型过滤设备),高效低毒的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等选矿药剂。

54、大中型乙烯裂解和分离装置

乙烯是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目前国内乙烯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置规模小,原料偏重,经济效益差。我国已先后成功地开发了系列CBL型乙烯裂解炉和乙烯分离工艺。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0万吨/年大型裂解炉,30~45万吨/年乙烯装置及新建大型乙烯装置;15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大、中型乙烯分离工艺及配套的丁二烯抽提、碳五分离和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及设备。

55、重交通道路沥青

随着我国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和城乡建设的发展,道路建设的等级比以前有明显提高。因此,优质道路沥青的供应问题成为沥青市场的焦点。发展我国重交通道路沥青产业,使重交通沥青立足国内,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利用环烷基原油资源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用重油和含硫原油生产高质量的AH-70、AH-90等牌号的重交通道路沥青。

56、油田化学品

油田化学品贯穿石油生产的全过程,对增加产量、提高采油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次采油需要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油剂、耐高温和耐盐聚合物驱油剂以及新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我国原油的特点是含蜡量高,中、长输油管线需要高效清防蜡剂和降凝降粘剂;三采出来的油水微乳液也需要大量的原油破乳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万吨级耐高温、耐盐聚合物驱油剂,万吨级钻井液用化学品,万吨级高效清防蜡剂和降凝降粘剂,千吨级高稳原油破乳剂,采油和炼油缓蚀剂等。

57、造纸化学品

造纸工业是以纤维为原料的化学加工工业,在制浆、漂白、打浆、抄造及成纸加工等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化学品,造纸化学品能赋予纸张各种优异性能,对于提高纸张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起着决定性作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2万吨/年造纸专用增强剂,万吨级涂布纸用专用化学品,万吨级造纸用树脂障碍控制剂,2万吨/年高留着型淀粉表面施胶剂,5千吨级印刷适应性改进剂,万吨级造纸增强填料石膏晶须产品等。

58、盐湖提锂和提镁技术

我国西部盐湖中具有丰富锂资源和镁资源,主要以锂盐和镁盐的形式存在。锂作为重要的高科技材料,其需求量越来越大。近期产业化重点是:千吨级碳酸锂和高纯氯化锂,高纯锂及相关产品,电解镁、高纯镁砂和氢氧化镁。

59、金属多孔复合催化材料

工业催化剂通常附着在多孔材料载体上,它继承了多孔材料良好的流体透过能力、大比表面以及流体分布可控等结构特性,与催化剂的功效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过程的反应速度,形成一种特殊的功能复合材料。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能源工业净化燃煤烟气用金属催化过滤材料,金属多孔材料表面预处理技术,载体复合、催化剂活性组分附着等表面技术,金属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催化过滤材料的制备技术。

60、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

金属粉体材料和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广泛应用于涂料、催化、焊接、表面喷漆等领域。近期的产业化重点是:超高温、高压惰性气体雾化制粉技术,超声振动雾化制粉技术,注射成形、温压成形、喷射成形等先进粉末冶金技术,系列化的粉末冶金产品(如汽车零部件)。

61、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

高性能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绝缘等优良特性,在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近期产业化重点是:陶瓷-金属复合材料,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连续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细晶氧化铝产品,低温复相陶瓷产品、碳化硅陶瓷产品,新型陶瓷刀具等。

62、表面涂、镀层材料

随着高层建筑、交通、汽车、船舶工业的迅速发展,涂镀层材料不断向高耐候性、耐腐蚀、耐高低温、耐磨损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相关表面改性技术(如激光表面熔覆与改性、离子束增强辅助沉积镀膜、离子注入等)相继问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环保型防腐涂料,环保型高性能工业涂料和建筑涂料,高温陶瓷涂敷材料,钢结构防火、防腐涂料,高档汽车用金属颜料,特殊功能性薄膜及器件,先进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63、特种纤维复合材料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以其重量轻、强度高的优势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碳纤维、无碱玻璃纤维、氨纶纤维、芳纶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片状模塑料模压工艺,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纤维缠绕技术及挤拉技术,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玻璃钢输气管道、轴承、渔船、汽车覆盖件等。

64、子午线轮胎生产关键原材料

子午线轮胎具有高速、安全、节油、耐磨、长寿命等特点,是轮胎工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对子午线轮胎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天然橡胶专用胶及其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1万吨/年以上子午线轮胎用改性尼龙帘子布、高模低收缩聚酯帘线纤维,5000吨/年丁苯吡胶乳,3万吨/年硬质新工艺炭黑,1.5万吨/年软质新工艺炭黑,1.5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及丁基橡胶,3000吨/年助剂新品种等新型原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四、先进制造

65、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形成相应的自动化硬件、软件及系统,对过程实施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实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确保安全的高技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大型复杂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统,公用工程大型装备专用智能化控制装置,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传感器等。

66、现代科学仪器设备

高度精密、精确、高通量、便捷、快速的现代科学仪器设备和科学测试方法是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近红外光谱仪、等离子体光谱仪、金属原位分析仪、辉光光谱仪、激光光谱仪等光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色谱分析仪器,新型电化学传感器、PH计、电导仪、离子计、电位滴定仪等电化学分析仪器,动态冲击试验机、微机控制材料试验机、材料图像分析仪、智能化电磁超声探伤仪等材料性能检测仪器,二维色谱、阵列毛细管电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激光诱导荧光等医学研究仪器。

67、网络化制造

网络化制造是按照敏捷制造的思想,采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灵活有效、互惠互利的动态企业联盟,有效地实现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资源的重组,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新模式。它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有重大影响。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企业资源信息网及相应的企业核心信息、产品、图形和技术资源等分布式数据库,支持网络化制造的Web运行平台。

68、全开放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

全开放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是提升传统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高技术产品,现场总线技术是实现控制系统开放、分布的重要基础。我国在基于现场总线的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的开发研究方面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适应于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和工业以太网并能利用Internet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检测与控制仪表,适用于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件及硬件产品,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

69、新型传感器

传感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新型传感器不仅追求高精度、大量程、高可靠性、低功耗、远程分布和微型化,而且正朝着集成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性能好、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和生物敏型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光纤传感器。

70、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依赖于先进的关键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工艺及装备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精密零部件(如精密轴承、高速齿轮)的成套加工技术,近终形加工技术(如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精密冲压、超塑性成形、回转成形),自动化成形装备及集成系统,快速原型成套技术及装备,相关工艺过程分析、模拟和优化软件,模具加工工艺及设备。

71、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

激光加工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工艺灵活、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生产过程清洁以及便于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等优点,可以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标、打孔及微细加工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激光器,大型轧辊表面强化设备,激光精密加工设备,激光切割和薄钢板拼焊用成套设备等。

72、数字化制造设备

数字化制造设备是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制造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发展各种数字化设备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设备。机械加工行业对高质量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对我国传统机械加工行业进行数控化改造。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高精度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高质量的车、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可重组柔性数控机床及特种数控机床,光、机、电一体化的胶印机等。

73、工业机器人

随着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制造业对应用工业机器人提出了迫切需求。采用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装备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小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锻压、喷涂、焊接、搬运、装配和检测),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

74、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变频整流装置

电力电子技术是实现高效节能、改造传统产业并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而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和基础。近年来,我国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变频整流装置的研究开发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中、小功率单管、功率模块和智能模块,非穿通型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芯片及模块,变频调速装置和变频电源,大容量晶闸管,高速斩控型无功动态补偿/滤波装置,高压、大功率、无谐波污染的变频调速机组,电气化铁路专用电力装置,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全数字控制交流调速装置,高压、大功率调速电机及控制系统。

75、汽车关键零部件

汽车关键零部件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汽车尾气的达标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技术引进,我国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微型车和轻型车关键零部件(轿车自动变速箱、高性能刹车部件、安全气囊、电喷系统、新型汽车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大型轻合金覆盖件和汽车电子配件)、小排量高性能汽油机,家用轿车柴油机以及中、重型车用柴油机。

五、先进能源

76、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以氢或富氢气体为燃料,以空气中的氧为氧化剂,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几乎不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000W~100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及电催化剂、电极、Nafion-PTFE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用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电池,融熔碳酸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池。

77、氢的制取和贮运

氢的制取、贮运、加注技术产业化可使氢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二次能源得到公认。随着氢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制氢和贮氢技术的产业化日趋重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以及相关的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及氢燃料电池补充加注设备。

7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并推广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氢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对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生物质气化发电和供气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750kW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及生产技术,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中、高温太阳能发电设备、地源热泵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

79、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高产、高效、安全、集约化是原煤生产和煤炭洗选、配煤的主要发展方向。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大直径重介旋流器、动筛跳汰机、空气重介和复合式干法选煤机等高效洗选、配煤装备,能适应我国煤矿地质和生产条件的新型成套生产装备(高产高效综采机械、快速掘进机械,机械化支护装置、安全技术装备等),水煤浆专用设备及高性能添加剂,型煤加工及利用设备,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化、电多联产装置,煤粉燃烧污染控制技术,中、小型低污染煤气锅炉,煤矿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地质灾害勘探技术装备,煤矿瓦斯高效抽放设备,煤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

80、石油勘探技术及设备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的整体水平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勘探对象的地表、地下条件及油藏类型复杂,大多数油田处于开发后期,注水效果变差,希望借助新的技术和装备来提高可采储量和油田采收率。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山地、沙漠、浅海和深海等复杂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多波地震勘探技术,高性能数控、成像测井技术,特殊水平井、欠平衡等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及装备,复杂深井钻井技术及装备,凝析油气田、稠油、超稠油等复合驱工业化应用配套技术及装备,新型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新型浮式生产储油轮。

81、油品加氢技术及设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油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采用加氢技术,以改善油品质量,提高轻油收率。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加氢裂化催化剂和相关技术,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柴油深度脱硫加氢技术,20万吨级润滑油加氢处理装置,20~40万吨级稠油、渣油悬浮床加氢装置。

82、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等。

83、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系统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例为7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目前我国煤炭的转化利用率较低,燃煤排放物已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发展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00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200~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低NOx燃烧器、气体燃烧再燃、超细煤粉再燃等低NOx燃烧技术,300MW热电联产机组。

84、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水电机组

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污染、节约资源是今后火电机组的发展方向。发展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和空冷机组是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60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600MW空冷火力发电机组,700MW级水电机组,300MW抽水蓄能机组。

85、核电及核燃料设备

核电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可大规模提供的电力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核电对促进我国能源多元化、电力结构的优化以及保证我国能源的合理开发和供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60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气体离心铀浓缩、核燃料后处理、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高性能核燃料元件。

86、长距离高压输气设备

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对加快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天然气化工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保证西气东输工程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行,进一步发展更高压力的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十分重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输送压力12MPa以上的输气设备,钢材、管材及施工机具的制造,管道监测机器人,网络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维护装备,天然气脱硫、脱水技术及设备等。

87、长距离高压输变电设备

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高压、大容量、长距离送电和异步联网的重要手段。西部高海拔、高温、高湿、重污秽、多雷、强紫外线等严酷自然环境对超高、特高压输变电系统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近期产业化重点是: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750KV交流输电系统及设备,高海拔复杂环境地区电网电气安全运行新技术,大型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抗器,无工补偿设备,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及设备,变电站及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在线监测及诊断装置等。

88、半导体照明器件

半导体照明是一种基于LED技术的先进照明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在LED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初具规模,尤其是蓝光技术的突破,为实现白光及半导体照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高亮度外延片,半导体照明装置以及蓝、白光技术。

89、天然气资源的优化利用

未来的几十年里,天然气在能源和化学化工原料结构中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天然气化学工业,增加天然气的附加值,是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催化活化,甲烷部分氧化(包括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甲醛及甲烷脱氢芳构化等高性能催化剂,燃气轮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