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委明确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十大主要任务,包括提高市场开放程度、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贸易流通对产业结构提升的带动作用、构建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市场体系,还包括集聚贸易主体、打造空间载体、发展流通新业态、建设“购物天堂”,营造国际一流的商贸环境等。
围绕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上海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深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成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试验区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先行区域、拓展和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示范区域,重点建设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
围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上海将深化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功能,推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全过程贸易便利化。提高商务语言沟通便利化,以多语种发布政府商务文件;提高商贸公共服务便利化,增加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健全包括内贸、外资、外贸、外经,涵盖物流、融资、供应链管理、技术检测等多方面的商贸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为发挥贸易流通对产业结构提升的带动作用,上海将促进贸易流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互动,与金融业、航运业和物流业发展互动;发挥贸易流通对扩大消费带动作用;并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发展、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口岸贸易和转口贸易、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协同发展。
构建市场体系的任务包括,加快培育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个人(B2C)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及资源现货和期货交易平台、技术交易平台、产权交易平台、航运交易平台、保税交易平台、网上交易平台、文化交易平台、汽车交易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和黄金钻石等贵重金属及珠宝交易平台。
在集聚高能级、有活力的贸易主体方面,将集聚国内外大企业和地区总部,吸引民营企业总部,培育大型跨国经营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的营运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贸易货代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旗舰店等集聚;集聚国际国内贸易组织、贸易促进机构和行业组织;集聚国际国内贸易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在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空间载体方面,将一手抓整体提升,一手抓优化布局。发展流通新业态方面,要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创新试点,扶持培育数据服务中心和云计算等新型业务的发展,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保鲜技术、冷链技术、节能技术、物流技术、互联网与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市场体系的科技含量和物流水平。
未来十年,上海还将建“购物天堂”,发展市区地标性商业中心,保护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建设郊区商业商务中心,完善社区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