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依据上海海关率先探索经验,9月1日起向全国海关推行“汇总征税”无纸化作业新模式,广大高资信外贸企业将从中受益。
据上海海关介绍,2014年6月30日,上海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汇总征税”改革试点,即在税收资信评估和税款总担保的基础上,允许企业在规定纳税周期内,对已放行货物向海关自主集中缴付税款。
上海浦东海关通关业务处副处长柳跃勇认为,这种“汇总缴税、先放后税”的改革举措,改变了传统“逐票审核、先税后放”的征管模式,既可节省应税货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又降低了企业纳税成本,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以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为例,过去围绕每一票进口货物,几乎每天都需安排单证交接专员与海关、码头现场打交道,现在所有清关单证电子化上传,不需要企业再提交纸质清关文件,海关审核电子单证无误即可在系统中完成放行,而“汇总征税”当月出具的税单,可集中在次月的1-5日内完成缴税,缴税频次大大减少,缴税时间安排更具自主性。
据上汽通用物流部关务协调经理朱乔鸿测算,“汇总征税”改革前后,仅企业税款备付资金一项就由月均一亿元人民币降至2000万元,月均节省利息一项达两万元。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物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高级经理缪逸卿表示,“汇总征税”改革不仅提升了上海海关关区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在倒逼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报关流程,如此释放红利的改革举措值得“点赞”。
据了解,从今年四月起,在“汇总征税”改革试点开展近两年的基础上,上海海关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汇总征税”作业无纸化试点并取得成功。
截至8月31日,累计已有115家企业向上海海关进行了“汇总征税”备案。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汇总征税”业务模式下征税已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受理报关单近两万票,相关业务规模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