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五年来,上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要求,并以之为工作主线、以之为基本站位、以之为使命担当,按照中央要求、对标国际标准、结合上海实际,探索一条改革创新发展之路。

今年秋天,我们将迎来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将持续报道五年来上海在中央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锐意创新的过程。我们将把上海的奋斗经历置于整个国家伟大征程的脉络之中,从各个侧面展示这座城市与其中的人民五年来的奋斗与成就,进步与亮点。

■产业建设项目审批“净时间”已缩短为168个工作日,但此前企业从拿地到获得施工许可证却平均要花300多天,真正投产往往已是两三年后。青浦区调研发现:审批“环节外”时间是造成企业对审批优化措施“无感”的主要原因。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就要针对这些“梗阻点”,提供精准服务

“去年6月,上海沪工上市;去年12月,元祖股份上市;今年1月,荣泰健康上市;今年3月,华测导航上市;今年初韵达股份借壳上市,‘三通一达’ 四家快递龙头企业齐聚资本市场……”记者日前从青浦区经委获悉,近一年来,青浦中小企业密集“敲锣”。目前,青浦已成功培育上市企业20家,其中境内资本市场成功IPO企业14家,在本市各区中仅次于浦东新区,近5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这背后,是青浦区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降低企业各方面成本,用精准服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

“青浦区民营中小企业众多,共有10万多家。相较于央企和市属国企,中小企业更容易碰到产业项目落地难、融资难、上市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这些‘梗阻点’,区相关部门提供精准服务,让更多优秀的中小企业能‘冒尖’。”青浦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审批服务向前延伸,缩短“环节外”时间

企业要发展、要上市,产业建设项目就必须尽快落地。在青浦,根据相关规定,产业建设项目的审批“净时间”为168个工作日,但此前企业从拿地到获得施工许可证却平均要花300多天,真正投产往往已是两三年后。问题出在哪?

通过调研,青浦区发现审批“环节外”时间是造成企业对审批优化措施“无感”的主要原因:不少中小企业专业人员稀缺,负责拿地、报项目手续的都是后勤人员,不了解报审手续,报批效率不高。针对这个行政审批“梗阻点”,青浦区审改办牵头编制了新版的“青浦区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全过程流程图(试行)”,明确产业项目“前期准备”、“土地取得和立项”、“设计文件审查”、“开工手续”、“竣工验收备案”等五个环节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牵头部门,特别对需要第三方评估评审的事项提前做了告知,方便企业早谋划、早准备。同时,通过各部门统筹兼顾、自行加压,进一步将行政审批承诺时间缩减至153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557个工作日缩减了72.5%。

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建管委负责建设工程行政审批流程中的设计文件审查和竣工验收两个环节的工作,但现在我们已将窗口服务向前延伸,提前告知企业需要在设计文件审查前完成哪些相关专业评审、提交什么材料,特别是耗时较长的环节会特别提醒企业抓紧完成。同时,我们搭建了微信平台,企业办事人员用手机一扫,建设工程审批程序就能一目了然。”

为提高产业建设项目的“准入速度”,青浦还对部分符合条件的项目“急事急办”,启动了灵活的容缺受理、容缺审批机制。

    此前,位于青浦工业园区的奕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要新建厂房,该项目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由于土地出让合同原件和公章在公司负责人手上,但这位负责人一时又不在上海。按规定,施工许可受理窗口是不予收件的。后经协调,区建管所在主要材料齐全的情况下给予了先行受理,只需事后补齐材料即可。最终,该项目顺利落地,从取得土地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只用了5个多月。统计显示,去年以来,青浦各项行政审批提速达60%以上。

 融资服务体系解难题

对中小企业来说,除了行政审批环节容易遇到“梗阻”,融资难、融资贵也是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掣肘。

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青浦区推出了“3+X”科技信贷融资服务体系:“3”是指通过微贷通贷款、履约保证贷款、企业信用贷款三种产品分别服务于初创企业、成长企业、小巨人企业,“X”即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个性化需求,开发了出口信用保险贷款、租赁融资贷款、转化项目贷款等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轻资产、信用低、渠道少”的难题。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短期贷款是指通过企业购买履约保险的方式,由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分担贷款风险。去年,青浦区申请履约贷款的企业共计41家,审批通过企业30家,获授信资金1.1亿元。

2013年成立的上海威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北斗卫星数据采集及存储系统、固态存储技术等,研发周期、回款周期都较长,加上又是初创型公司,抵押物品较少,前几年在融资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2015年,公司申请了科技履约贷,青浦区科委迅速联系保险经纪公司对接企业,帮助企业顺利通过了市级评审,首次申请便获批300万元。获得贷款后,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了显著的提升,2015年公司的经营收入达到1400万元,较2014年度增长了30%。2016年及2017年威固公司成功续贷了科技履约贷,均获得了300万元的资金。

服务中小企业有“组合拳”

为推动中小企业改制上市,青浦在区级层面成立了推进中小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一方面搭建平台加强政企间的沟通,另一方面与各街镇、园区滚动建立区上市企业培育库,库中企业均可享受办理各项上市准备手续的绿色通道。今年3月在创业板挂牌的华测导航,在上市工作开展初始对项目备案、合规证明、上市政策等方面均不甚了解,区上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团上门诊断、答疑解惑,使企业上市进程推进顺利,从股改到上市仅用了2年时间。

青浦区上市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青浦区的上市扶持政策已推行多年,是针对上市过程中介费用的扶持,只要企业已在上海证监局备案,即使最后上市不成功,也一样可以享受扶持。这种做法降低了企业对改制上市成本的顾虑,大大激发企业上市热情。”近年来,青浦的上市扶持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从补贴中介费的40%调高到了50%,扶持对象扩展到了新三板或股交中心成功挂牌企业。目前,青浦区已累计对21家企业拨付了上市扶持资金,共计3769万元,对52家在新三板或股交中心挂牌成功的企业拨付了4125万元扶持资金。

在一套服务中小企业“组合拳”推出之后,青浦区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拟上市企业“后备梯队”储备充足。目前,全区超过20家企业已实质性启动上市工作,其中2家已经中国证监会受理,5家已报上海证监局备案,更多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将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中小企业集聚后,目前在青浦已形成了会展商务、快递物流、北斗导航等高速发展的产业功能平台。今年一季度,国家会展中心已举办8个展览,客流量达75.9万人次;快递物流业实现业务量2.2亿件、业务收入116亿元;北斗西虹桥基地实现产值3.1亿元、税收3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