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方案共8个部分,明确了上海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的功能定位、实施路径,尤其是聚焦六大专项行动,提出了60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贸易投资便利化专项行动 最核心的是要发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载体,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制度和规则对接;以“区港一体、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为核心,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同时,提出建设5大功能性平台:即积极承办好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国际会展平台服务功能;建设“一带一路”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中心;建立“一带一路”综合性经贸投资促进服务平台;建设“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提升上海自贸区文化服务贸易基地功能等。
■金融开放合作专项行动 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建设,打造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进一步拓展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完善面向“一带一路”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支持沿线国家(地区)在上海发行熊猫债等人民币证券产品,支持境内外优质企业利用上海资本市场发展;加大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加大对通过上海开展“一带一路”项目的贷款支持。加强上海金融市场与沿线国家(地区)双边和多边合作,支持在沪金融市场与沿线国家(地区)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间的双边业务和股权合作,深化黄金国际板建设和“上海金”定价机制;尽快推出原油期货等。
■增强互联互通功能专项行动 一方面要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完善航线航班网络布局,加快打造高效通畅的全球集装箱海上运营网络,提升上海航空枢纽航线网络覆盖面和通达性;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式联运综合体系,积极发展海铁联运,加强上海铁路网与中欧、中亚铁路网衔接。另一方面要强化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一带一路”航贸指数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机制,与沿线国家(地区)港口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协调和战略发展合作机制;提升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技术合作中心服务功能,构建国际海事合作网络等。
■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行动 主要包括推进建设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大科学设施开放共享等4大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同时,要深化科技交流,5年内资助沿线国家(地区)优秀青年科学家400人次以上,来沪进行为期6—12个月的科研工作。
■人文合作交流专项行动 重点是深化5大合作交流机制,即成立国家级“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加强上海国际电影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创演等与沿线国家(地区)交流互动。升级打造3项工程,即升级打造“一带一路”公务人员培训工程、青年留学上海工程及能力提升培训工程、走出去跨国经营人才培训工程。
■智库建设专项行动 明确要发挥上海各类智库研究优势、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专业智力支撑,重点是打造六大智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