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一)三管齐下、有质有量
法规先行是系统建设的基础,要从制度上实现数据多跑路,就需要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梳理流程是对“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中的各种障碍的清理;加快“立改废”的工作,是对政务服务改革的法规保障。
标准跟进是保障数据交换的基础,要统一不同部门的各类数据,就需要在既有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
技术保障既要服务于现有的目标,又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兼容未来的业务发展和技术发展,使得历史积累的数据能够继续发挥其价值。技术保障要强调创新,要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老问题、破解新问题。
(二)参与监督、反馈通畅
政务服务牵扯着社会治理的诸多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因此,任何一项改革措施,在执行落地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差异和不足,在甲地可行的方案,在乙地可能就无法落地,因此,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关切,建立有效的群众参与、监督、反馈机制,是方案有效落地的重要保障。《实施方案》在这方面有重点提及,即依托中国政府网、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和热线,建立起群众咨询、投诉、监督、举报的有效通道,从反馈通道助力政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