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化改革创新,着力营造对标国际的投资营商环境

加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营造公平高效的投资营商环境,释放服务业创新发展活力。

1.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下放或委托行使服务业市级管理权限,精简、规范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的申请材料、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间,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做好技术贸易和软件合同备案管理权限下放工作,建立服务贸易考核评估机制。

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名称登记网上自主申报系统,优化申请审核流程,提高企业名称登记效率,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名称登记服务。推进“先照后证”“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市场主体“多证合一”改革。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开展集中登记、“一址多照”试点。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提供涵盖所有业务、适用所有企业类型的网上登记服务。按照“全网通办、一次办成”的要求,力争率先实现审批事项100%“全程网办”,加快建成“统一受理、整体服务”的“一张网”,实现“一网通办”。

3.深化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改革。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市场化改革措施在静安区先行先试,运用市场手段让静安区内符合资质条件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承担国家和上海两级政府的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业务。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货物的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支持检验检测资格许可行政审批改革,参照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相应简化许可改革举措,优先复制推广到静安区内施行。改革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在静安区内取消原有C标志审核发证方式,由企业按照C标志使用的相关要求,自我申明、自我承诺、主动报备。支持在静安区开展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和综合保险试点。

4.完善服务业市场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系统体制改革。依托“双随机+联合检查”,强化部门协同监管。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市、区监管信息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监管信息共享。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监管平台信息,为监管执法提供有效支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建立健全会计、审计、法律和检验检测认证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市场监管的制度安排。

5.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归集使用的数据、行为、应用“三清单”制度,加强各领域信用数据的整合共享与互联互通,推广信用产品和应用。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等级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发展信用信息专业服务市场。建立行政审批诚信档案制度,完善企业失信记录和披露制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建立信用约束机制。

(三)集聚高端要素,全面打造服务业发展生态环境

发挥平台效应,优化“双创”服务,集聚资源要素,提升内涵品质,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支撑环境。

1.支持重大产业功能性平台建设。支持静安区创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国家数字商务示范区等国家级产业功能项目,积极指导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大数据交易市场、与高校共建大数据试验场等产业功能性平台项目的建设,为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和政策先行先试提供有力支撑。

2.优化“双创”服务体系。促进众创空间品质提升,加快国际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和国际创新孵化机构集聚,加强第三方检验检测、大数据、云服务等特色资源集聚,形成国际化特色鲜明、服务更加完善的众创空间集群。发挥静安区国际化众创空间的资源统筹对接能力,面向上海、面向长三角开展高能级、更专业的创新创业服务,助推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在静安区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创新企业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科技支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方便科技型中小服务企业融资。支持静安区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探索建立科技创新投贷联动机制。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支持静安区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在静安区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出入境便利服务以及在沪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符合条件的直接留沪工作,试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业务“一门式”受理模式。加大对海外人才在项目申请、成果推广、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允许或支持外籍科学家、外国专家领衔或参与承担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

4.优化知识产权环境。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持静安区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和维权援助工作体系,支撑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支持在静安区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服务创新,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5.优化服务业标准体系。在静安区人力资源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支持标准化服务业机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产品检测、标准导入、标准审查和技术输出等服务。支持静安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制修订。

6.提高服务业品牌竞争力。支持静安区提升品牌品质和内涵,深化“全国质量服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高端商务楼宇和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国家和市级知名品牌示范区。扎实推进“质量强区”发展战略,支持静安区优秀企业争创市政府质量奖项。推进静安区陕西北路中华“老字号”专业街升级改造,鼓励“老字号”品牌通过“互联网+”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老字号“走出去”,代表上海参与国际竞争,配置全球资源。培育和推广中国特色品牌、原创品牌,发展国际都市高品质服务品牌。推动服务企业参与“上海品质”自愿性认证,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支持创建国家商标品牌创业创新基地,支持企业运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等手段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指导企业提高商标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